DSP-LM18D半自动叠片机
一、设备介绍
1.用途
1.1该设备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Z字形叠片。
1.2该设备包括人工上极片到次定位台,人工推动机械手走Z字型路径,自动叠片,人工切断隔膜,人工贴胶,人工下料。
2.特点
2.1叠片过程中减少人工接触,减少电芯内部短路和自放电。
2.2隔膜主动放卷,张力一致性好。
2.3叠片精度高。
2.4设备稳定。
2.5人性化设计,操作简单。
3.布局示意图
3.1设备尺寸:1600mm×1600mm×1200mm(长×宽×高)。
3.2设备重量:以实际重量为准,控制总重与承重面积之比≤500kg/m2。
4.结构及功能
序号 |
系统 |
描述 |
1 |
支撑系统 |
包含基板主体。基板主体对整台设备起到支撑固定作用。 |
2 |
隔膜放卷系统
|
包括隔膜放卷组件和张力组件。 隔膜放卷组件:通过胀紧原理实现隔膜卷料的固定,保持隔膜与基板垂直距离的一致性,利用直流电机实现隔膜连续放卷;张力组件:张力一致性好。 |
3
|
极片次定位系统 |
人工将极片放入次定位台,采用机械定位极片。 |
4 |
取料机械手系统 |
人工推动机械手左右移动走 Z字型隔膜路径,采用机械限位保证重复定位精度。 机械手取片时采用真空吸盘,取放极片过程中保证不损伤极片。 |
5 |
主叠片台系统 |
叠片台上有四组压片机构,分别压住叠片台上的正、负极片,保证在叠片过程中极片不移位。 叠片过程中平台下降采用人工旋钮的方式进行手动调节。 |
6 |
隔膜切断系统 |
叠片完成后,人工进行隔膜切断。 |
7 |
控制系统 |
包含 PLC、系统软件等,控制设备的整体运行。 |
5.主要元器件
序号 |
名称 |
品牌 |
1 |
气缸及电池阀 |
SMC/AirTAC |
2 |
PLC |
OMRON |
二、设备适用材料要求
1.适用材料范围
项目
机器规格
|
|
||
材料规格 |
极片 |
正极长度 /公差(mm) |
150~350/0.2(不含极耳) |
正极宽度 /公差(mm) |
150~250/0.2 |
||
负极长度 /公差(mm) |
150~350/0.2(不含极耳) |
||
负极宽度 /公差(mm) |
150~250/0.2 |
||
正极厚度( mm) |
0.10-0.28 |
||
负极厚度( mm) |
0.10-0.28 |
||
隔膜 |
宽度( mm) |
150-355 |
|
厚度( µm ) |
20-45 |
||
|
φ250 |
||
纸筒内径( mm) |
3 |
2.来料要求
2.1极片无明显掉粉现象,无明显波浪边缘,垂直极片方向毛刺低于15um。
2.2极片长/宽尺寸公差:±0.1mm。
2.3极片来料无明显翘曲变形,极片来料无明显黏连。
2.4隔膜收卷误差0.3mm。
2.5隔膜蛇形弯误差0.5mm/m。
三、设备制造产品规格
1.产品能制造的产品规格
项目 |
范围 (mm) |
|
厚度 H |
7~30 |
|
宽度 W |
150~250 |
|
长度 L(不含极耳) |
150~350 |
注:叠片不同规格极片时,需更换料盒活动底板、定位板等其它零部件的位置调整主要更改项目如下(供参考)
换型尺寸范围 |
主要换型物料 |
换型时间 |
尺寸调整 0~10mm |
次定位机构:次定位底板。 |
0.5小时以内 |
尺寸调整 10~50mm |
次定位机构:次定位底板。
|
1小时以内 |
尺寸调整 50mm以上 |
次定位机构:次定位底板、定位挡板。
|
1.5小时以内 |
2.产品工艺
(甲方提供卷绕工艺)
3.验收产品型号
(甲方提供)
四、设备参数
1.主要性能参数
项目
机器规格
|
|
|
技术参数
|
叠片速度( S/片) |
3.0-4.0S(与操作熟练程度有关) |
极片与隔膜间对位精度 |
中心偏差小于 0.5mm(纵向) |
|
隔膜间对位精度 |
端面对齐偏差小于 0.5mm |
|
单片对齐精度 |
±0.3mm |
|
极片整体对齐精度 |
±0.5mm |
|
叠片数量 |
可设定 |
|
产品合格率 |
≥98% |
|
设备稼动率 |
≥95% |
2.其他参数
序号 |
项目 |
指标 |
备注 |
1 |
|
国际标准暖灰 1C |
或由客户指定 |
2 |
操作界面 |
中文 |
|
3 |
设备噪音 |
80dB(材料原因除外,如胶带剥离的声音) |
距离设备 1m测量 |
4 |
设备铭牌 |
包含设备名称、型号、电源、出厂编号等 |
|
5 |
安全标准 |
参考 GB 5226.1 |
机械 /电气及防护安全要求 |